2024年全国两会地方媒体联动报道观察
第三,注重差异化竞争◆■■■◆◆。在报道内容、形式、风格、策划◆■■◆■★、设计、编排等方面,要寻求差异化竞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各自的特色和品牌,不仅能够脱颖而出,也能够推动讲好中国故事。比如◆★★■,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通过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推出2024全国两会特别策划——“时代潮头 自贸先锋★■”融媒体联动报道◆★★★,得到21家★★★■◆“自贸朋友圈”广电新媒体支持★■。报道以AI数字人技术和创意长图H5形式呈现,以习关于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发展重要论述为引领★■◆,集纳了26位全国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对当地自贸区(港)产业发展■★、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吸引市场主体、封关运作任务等方方面面提出的线日■★◆,据不完全统计■■◆■★,全网阅读量已逾1亿◆◆◆■◆。
今年两会报道中◆◆★★◆■,人工智能的元素越来越明显◆★★★,很多媒体的报道中,都出现了AI这一关键词,AIGC技术被更广泛运用。
第三,统筹整理好素材◆◆■★★。收集到各家的原始素材后,下一个步骤便是★■◆■■★“数据清理”:一是将文字内容编辑创作打磨;二是视频内容梳理剪辑包装■★◆;三是图片内容整理编辑美化;四是海报内容因地制宜设计,并及时高效将整理好的成品素材集结成库,供各家联动媒体开展符合自身要求的二次创作。在此过程中,要对报道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信息真实、客观、全面◆■◆■。王璐瑶表示:◆◆■★“发起方要敢于提供高清、无包装◆◆■◆★★、干净的文字◆■★★★、视频■■★◆■、图片等产品★■■◆,双方互信互利、合作共赢,将产品的‘二次创作◆◆★■◆★’实现最大化,特别忌讳形成一家独大、独唱主角的态势。只有有效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实现‘1+12◆★★’的效果,让好内容通过不同平台形成最大效益的传播效果★◆★。”
第四,做好沟通对接。提前沟通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沟通成本★■■。在联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可以解决素材收集环节上的拖沓,不会对后期产品制作进度产生影响;同时将做好的内容一一发给对方确认■■★■◆★,确保提供的成品素材库内容无误,减少各家再进行二次沟通审核。
李韬则表示,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联动报道的智能推荐与个性化分发,以及实时互动与反馈收集◆★■,如智能问答◆★■、语音交互等◆◆■■,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黏性★■,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数据★■★◆★,可以不断优化报道内容和形式,提升报道质量。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创新报道形式与手段,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报道体验,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新闻现场。
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中,许多地方媒体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联动报道,比如“全国两会百端大联播◆■★”“自贸朋友圈■■★”,也有区域联动如“沿着黄河看中国◆■■■★”、共奏“长江歌★■★◆”,还有重点主题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聚焦新质生产力”◆■★,等等◆★■★■。媒体为何热衷开展联动报道■★◆◆◆★,哪些类型的报道适合联动,组织一组成功的联动报道需要哪些技巧★■◆★■,联动报道中如何增强科技感■■◆★★◆?联动报道大量增多,如何避免大众“审美疲劳”?带着这些疑问◆★■,《中国记者》与十余家地方媒体集团相关工作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试图探寻联动报道的规律,为媒体同仁今后开展报道提供参考。
针对前者,赵永刚说:“在选题策划上需要考虑好三个问题:一是选题是否具备代表性,是否围绕重点中心工作,现阶段策划推出是否合时宜;二是选题是否具备普遍性◆■★★◆,是否符合联动单位的实际情况;三是在联动单位的配合落地上,在突出特色的同时流程要相对简单◆◆■★。”
第四,熟练掌握新技术工具,不断更新技能★★。随着AI技术广泛运用到新闻策划作品中■◆◆★★,软件、插件、设备一直都在更新迭代,需要媒体人不断去了解、学习新的工具,来辅助制作出不同的作品,这样才能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潮流,也能让联动报道多元化■★■、多风格化。比如,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联动全国15家媒体推出的★■◆★★“江山如画沿着足迹,用AI倾听乡村幸福回响”,收集近30个村落近1T的素材,最终选定200多张照片、上百个视频镜头■★。同时请各联动媒体★◆◆★◆,找生活在当地的居民录制方言歌谣、心声或者寄语。最后,用多个AI平台对素材进行专业级视觉效果处理★◆■★◆◆,再用Deforum实现瞬息宇宙动画◆◆,最终生成100多个可用镜头■◆。该作品全平台传播量达2650万。
全国性重要会议、重要节点。如全国两会、中国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宏大叙事的主题报道,对地方媒体的全局意识和全国视野要求较高,受限于题材★◆★■■◆、信源、资源、技术等诸多因素,地方媒体在实现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上有一定难度◆■,而跨区域联动报道则能有效弥补地方视角的局限性◆★◆。以河北日报2024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携手30余家省级党报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和热点话题■◆■◆★★,推出《家乡喜事我来说——沿着的足迹看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唤醒”盐碱地 共话新■★◆“丰景■★★◆◆◆”》《望长城,一眼千年》等多个联动报道,在立足本地的同时,拓宽新闻报道的视野和深度★◆■■■■,增强主题报道影响力,影响广、反响好,呈现出圈出彩的传播效果。
第一■★■★■◆,策划报道方案。制定详细的报道计划,包括时间线、内容框架和呈现形式。设计创新的报道形式■★◆◆◆■,如系列报道、专题报道★◆★、互动报道等,以吸引受众关注。
在解决沟通协调繁琐这一问题上■★◆,闫锐提出以★★◆★■“细、密、柔”三字方针应对。细,即细分任务,将各项任务要求细分到最小单元,提前想到各种风险,使每项任务都能精准展开◆■。密■◆★★,即加强沟通■★■◆★,各报负责对接的编辑记者应尽量固定,全过程加强沟通协调,跟踪进展,直至收尾总结。柔,即灵活应对,联动报道往往要求形式★■、风格的统一,可能会出现部分参与媒体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素材的情况,这种时候应该灵活应对、创意救场,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打造看点、弥补不足。
第二,注重选题新意和内容质量。停留在“表面热闹”式的联动报道很快就会走到瓶颈■◆,所以需要从内容上抓创新■★★、找亮点,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做出特色,赢得用户青睐。联动只是面子■◆■,内容才是里子■■◆。只有选题受关注★■,内容扎实,才能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比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联动山西日报■◆★、解放日报等19省(区、市)党媒党端党网沿着习的足迹,探访昔日他到访的村庄■■◆,推出联动报道“村里喜事捎北京■★◆”。19个村庄,19个故事,19支歌曲★■◆,以点带面,是村事也是国是。截至3月16日◆◆■,这组报道全网全平台总浏览量已超过3400万◆★★■。
经过连续数年的实践★■■,主流媒体对开展联动报道已经较有心得,大家普遍认为以下方面适合开展联动报道:
联动报道的甜头有哪些?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主任闫锐表示■◆■:“联动报道的流行有其内在逻辑。进入全媒体时代◆◆★◆★★,囿于一域、单一视点传播已不再适用,如何突破区域性报道影响力难以外溢的局限◆◆◆,打造具有出圈效应的新媒体产品,成为各级地方媒体进行探索和创新的方向。联动报道则成为其中一个较好的尝试,连屏共振◆★◆■,变‘单声道’为‘多声部’,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共同策划、分头制作、联动报道,做大声势★■★、形成规模◆◆◆★★、有效互动,可以产生‘1+1>2◆■★◆■★’的传播效果。”
围绕区域一体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沿黄河流域等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日趋紧密■◆★■,以联动报道的形式做好区域高质量发展报道是各地主流媒体的责任■★◆■◆★,也是一体化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实践要求。比如,郑州报业集团正观新闻·郑州晚报以“黄河◆★◆◆◆”为内核■◆★,联合西宁晚报、济南时报·新黄河等主流媒体共同推出“沿着黄河看中国◆■”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通过通讯、图片、海报、视频◆★◆◆■★、评论等多种形式■★★,聚焦各省市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业态。
发起一项涉及十几家、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媒体的联动报道,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任务。有媒体同行形容说■■◆◆★◆,联动报道的发起方需要具备三点精神:一是“领头人◆■■■”勇挑重担的精神;二是“会务秘书”的细心精神;三是★◆◆★“活雷锋”的奉献精神★■■。赵永刚说:“作为联动报道的发起方,在联动报道策划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做好选题策划■■★◆、联动意向收集(发函)、意向单位选题线索收集、确定合作单位和选题具体方向、确定联动形式、制作打板作品、与合作单位沟通素材要求★■◆、根据素材收集情况确定作品排期、统一包装★◆◆■■、同步宣推等工作。”
闫锐认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联动报道来说,参与方就是‘米’的提供者◆■◆★。提供的◆■★◆‘米★◆■★◆’,首先应该是安全的■★◆◆◆‘米’◆◆★■,包括图片、视频等版权清晰,文字、图片、视频中无事实差错,稿件表述准确等;其次应该是管饱的‘米’◆■★,作为联动报道的参与方,不能一给了之★◆★、◆◆■■■◆‘管吃不管饱’,应该充分了解选题需求,以及其他参与媒体的定位、特色,从而提供与整体报道协调、确保能够使用的素材;第三应该是好吃的★■‘米’,对于联动报道◆◆,作为参与媒体,同样应以打造精品的思想■■,不惜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供见人见事,有故事、有举措、有声音的优质素材■■◆★★。◆■◆■★”
共同聚焦的热点民生话题。每年全国两会,就业、教育◆■★■■■、医疗■◆◆、旅游等都是热度较高的关键词,各家主流媒体在日常报道中都长期关注,代表委员也有各自的角度、观点,都有话可说。从中寻找关注的共性话题,以小见大■■★,可以迅速形成网络热议焦点话题。比如,两会期间,广西日报与黑龙江日报联合推出《当黑龙江遇见广西》系列融媒宣传◆★,以■★“小砂糖橘”和“大冻梨”微信对话方式开启,使两省区互动从“交换冬天”扩展到“交换四季◆★◆”,延续了★◆■◆★“尔滨■★★★◆”热度■★★★◆◆,受到读者欢迎。
第一◆★,明确各媒体定位。在媒体联动报道中,各媒体可以根据自身省份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本省在全国中的重要成就、地理位置等因地制宜推出优质联动的选题◆■■■■★,避免盲目跟风或相互模仿。如山西日报发起的联动报道“走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新路”,是因为山西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这样的定位在全国而言特点鲜明,因此就能极大体现差异性,减少同质化。这项报道联动9家省级党报,至两会结束,整组报道全网阅读量超3000万人次。
媒体联动开展报道并不是新鲜事物,以“联动报道”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最早的业务研究文章刊发于1997年★★◆。但联动报道的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参与媒体数量大增■■◆★,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现象★■◆。贵州日报报刊社编委◆★◆◆、天眼新闻采编中心主任、国际传播中心主任王璐瑶认为:“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前■◆◆■,各媒体更偏向于单打独斗式的报道模式★■■,因受疫情影响,特别是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媒体之间以互通互助为主题推出的相关报道快速增长,特别是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长江云牵头◆★■◆,联动贵州日报、云南日报、津云等媒体组建了联动编辑部,使得报道的量级以N次方激增,让大家尝到了媒体联动报道模式的甜头。”
同时,受访媒体同仁也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联动报道差异化竞争的建议:
第五,制定推广策略■★★◆◆。利用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报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合作★■★◆★,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吸引更多受众参与■★◆◆■。
第六,建立反馈机制★■■■。设立反馈渠道,收集受众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报道策略。还需要对报道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为后续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3月2日,由川观新闻牵头策划,联合全国29家党媒推出的《这样的中国你AI了吗?》融媒体产品,以习考察过的文化点位为主线,采用“AI+实景◆★■◆◆■”结合的方式推出30余张精美海报,带领网民在一个个地标中领略中华文化新气象◆◆。截至3月10日,相关话题、稿件全网传播量超过1.5亿。
跨区域的国家战略、重大工程■★◆■■◆。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南水北调★★★◆◆、生态环保等主题设置联动议题,既可以反映全国上下一盘棋的部署★◆■★,也能够展示各地不同的探索、经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呈现相关方面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就。两会期间,长城新媒体集团联合全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地的11家省级媒体,推出《盐碱地里的“72变◆◆★”——聚焦盐碱地综合治理》全媒体联动采访活动,通过H5互动、视频联动★■、报道同步等形式,串起天南海北盐碱地★◆★■“逆天改命”背后的不凡历程■★★★◆。联动报道同一时间在11家媒体平台发布后◆◆◆◆,各方反响强烈■★◆。据不完全统计,全网传播总量突破了1亿。广西日报与重庆日报、四川日报◆★◆■◆■、贵州日报、湖南日报开展联动报道《向汇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我们齐心合力!》,讲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精彩故事,也属此列。
第二◆★◆,协调各方资源■◆★★。与合作媒体、机构和企业建立联系,争取获得支持与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报道顺利实施。
对此问题,山西日报社新媒体部主任、山西新闻网执行董事张云认为■◆◆★:“确实存在一些联动报道主题相似★■★■◆,如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但也可以看出,虽然主题相似,各联动报道的侧重点却不同。比如文化建设★◆,有的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有的是从文物保护角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小角度切入反映大主题,是当前联动报道的一个特点,这样的特点也将增加报道的差异性。”
随着联动报道成为主流媒体开展重大主题报道的新宠,一个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即如何避免同质化产品,引起受众审美疲劳■◆◆★◆?
长城新媒体(河北) 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总编室主任赵永刚说:★■◆◆★“联动报道一是突破了限制,既有利于打破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的层级限制■★,又可以打破全国省级媒体之间的地域限制★★◆,扩展了选题的广度、挖掘了选题的深度★★,同时不同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极大增加了新闻的个性、鲜活感■■◆★◆。二是整合了传播资源,特别是在全国两会或者重大主题报道中,有效聚合各自新闻资源、平台资源、人力资源,发挥各自的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让区域新闻变成全国新闻■★■,让单一平台传播变成多平台共同传播★■■,可以在合力唱响中国好声音的同时■◆,提升媒体品牌◆◆◆★★■。★★◆■★”
王璐瑶认为,在今后的媒体联动报道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提升报道效率和质量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为联动报道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美化视觉呈现,特别是在视频★★◆★■、海报等方面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制作效率。
现在,每逢重大报道节点,每家主流媒体都会收到多个甚至逾十个联动报道邀约,是否每个邀约都参加,参加后是否只听发起方指挥就行?
联动报道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媒体同行认为主要的难点包括两方面:一是好的选题不易发掘■★◆◆;二是沟通协调难度极大。
综合受访媒体单位的经验,发起一项联动活动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联动报道也是满足受众需要的一种方式。现代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他们希望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全面◆◆■◆、深入的报道。联动报道能够整合不同媒体的资源,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内容,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郑州晚报副总编辑、正观新闻总编辑李韬说道◆■★■。